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案例

创新审计理念 培养“大数据审计尖兵”

发布日期:2023-10-17 20:25
访问量:
来源:塔城地区审计局
【字体:
打印当前页 打印

大数据审计相比传统审计更加系统全面,在自动化数据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的支撑下,塔城地区审计局在工作效率及节能减排上都有新的进展。新时代赋予审计干部新要求新使命,审计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审计理念迫在眉睫,作为审计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践行“科技强审”理念,认识新形势,适应新形势,领会新要求,践行新使命,努力成为新时代“大数据审计尖兵”。

一、大数据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审计理念认识不够。

由于受传统审计思维限制、信息化基础薄弱、大数据审计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审计人员很难改变多年习惯的工作方法及经验,特别是以前根深蒂固的传统审计理念。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往往遵循成熟且固化的传统审计作业模式,只能依靠人工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审计线索,难度大,效率低,固定时间内,审计内容非常有限,难以实现审计全覆盖。

(二)数据采集积累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广,政府和企业开始进行全面技术更新,纷纷上线相关信息系统,但由于信息系统的各项技术标准和数据口径缺乏统一性,从而形成多行业、多机构、多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系统之间缺乏关联性、整体性,导致信息孤岛现象明显。平常审计数据采集也只是限于审计项目需要,未建立部门、系统、行业间的数据采集机制,未能有效地整合资源发挥大数据优势。

(三)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现有的审计人员多以掌握传统审计技能的人员为主,大部分人员缺乏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能,能将审计专业能力与大数据分析能力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远不能满足大数据审计的实际需求。现阶段,虽然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强,审计机关也很重视对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但由于审计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没有计算机技术基础的审计人员仍较多,在整个审计系统中普及较高水平计算机技术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二、大数据审计的思路

(一)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大数据审计思维。

改进和完善大数据时代将为全社会带来一场彻底的转变,主动拆除思想上的“篱笆墙”,积极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模式,站在更大的范围来审视自己,查摆差距和短板,切实提升大数据审计能力。现在审计不但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而大数据审计的优势将“防未病”这个审计职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根据国家政策方针,利用各行业和外部数据宏观分析其领域体制机制的发展规律,查看相关政策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二)加大采集力度,构建大数据审计平台。

及时收集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大量、高质量的数据,是大数据审计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数据采集工作,另一方面,梳理目前现有的数据资源,全面整合财政、社保、公积金等各类审计数据,剔除陈旧数据。开展大数据审计,就必须用大数据审计平台来归集、管理被审计单位数据以及审计人员分析结果数据,对此,塔城地区审计局积极推动大数据现场审计平台的广泛应用,投资15万元为地区本级及各县市购置10套联网审计系统配置设备,搭建现场审计平台,以平台为抓手,组建独立业务局域网,实现业务数据集中管理使用和智能分析,将现有的成熟的审计模型和方法整合到审计平台中,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审计效能。

(三)加强人才培养,打造新时代“大数据审计尖兵”。

大数据审计人员是实施大数据审计的主体,要促进审计工作的大力开展,必须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大数据审计模式下,不但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更多的宏观经济知识,精通财会知识、审计知识及其他行业领域等知识,更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大数据审计模式下对审计人员的更高要求。2022年以来,塔城地区审计局大力组织线上线下等多种培训方式,通过参加审计署、审计厅举办的网络培训,组织40名“一地两师”审计业务人员参加为期21天的审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大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通过“以审代培”等方式,使审计人员拓宽计算机审计的广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知识素养和计算机审计操作技能,培养自身使用和开发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能力,为独立开展大数据审计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单位:塔城地区审计局)